作者:佚名       来源于:意志力训练中心

  从1368年到1911年是中国历史的明清时期。明朝276年,清朝268年,共544年。明代的势力相对较弱,嘉峪关外弃之不守。虽有关西七卫,也只是羁縻而已。

  由于长期同北方鞑靼部落发生战争,在河西地区设立甘肃行都指挥使司,并大规模修筑长城(边墙),至今屹立在甘肃境内的明长城有1738公里,居全国之首。满清改卫所为州县,全国设十八行省,宁夏、西宁及新疆迪化以东统属甘肃,陕甘总督驻节兰州,控驭整个西北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近代以来,甘肃社会亦染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武威人牛鉴以两江总督身份参与了“南京条约”的签字,给家乡人民带来的是既荣耀又耻辱的感觉。晚清名臣左宗棠总督在陕甘时,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创办了兰州织呢局和兰州机器制造局,是甘肃近代工业的开端。他收复新疆,将新疆建成行省,维护了西北领土的完整。所谓“大将征边仍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就是其真实写照。

  辛亥革命以后,甘肃进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要员邵力子、朱绍良、于学忠、贺耀祖、谷正伦、郭寄峤等先后主政甘肃。“西安事变”时,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不仅与西安方面同声气、共进退,而且穿梭于兰州和西安之间,为响应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做了积极工作。抗战时期国共合作阶段,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中共代表谢觉哉同贺耀祖保持了良好关系,为共同发动甘肃民众积极投入全民抗战做了大量工作。当时的甘肃作为抗战后方基地,一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甘新公路畅通,苏联援华物资通过甘肃运往前线。玉门油矿所产石油成为支援前线的重要物资。特别是以南梁为中心的陇东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合并形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党中央的落脚点和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为抗战的胜利和全国解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月经天,江河坐地。生活在甘肃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从远古走到今天,所创造的历史文化汇入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滚滚巨流。现在和将来,她们仍将关注世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创造出不愧于时代的辉煌。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刹——张掖大佛寺

下一篇古堡新颜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