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意志力训练中心

  在古代,孩子们没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VR眼镜等电子设备来进行放松和娱乐,不过他们的童年时光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单调。在众多古代典籍和出土文物中,人们发现古代儿童的游戏不仅种类丰富,趣味十足,其中部分还流传至今。

  桌面游戏

  弈棋与六博

  博弈,是我国先秦及秦汉时期重要的智力游戏,也是中国人最早的“桌游”。其中,“弈”就是大家熟悉的围棋。我国关于“弈”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汉景帝阳陵南阙门遗址内出土的汉代陶质围棋棋盘就是颇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儿童弈棋在史书中也多有记载,往往是因为神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南北朝时,就有不少年幼的围棋高手。比如,《南史》中说:“吴郡褚胤,年七岁便入高品。”《陈书》中有八岁就能“于客前覆局”的陆琼。

  “博弈”的另一方面,就是“博”。“博”即“六博”,又叫“陆博”。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汉文帝时,吴国太子刘贤曾与当时的皇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一起玩“六博”游戏,还因此产生了冲突。据推算,当时的刘启和刘贤都还是未成年人。这表明,汉朝时贵族儿童们已经会玩“六博”游戏了。

  后来,“六博”的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有个叫许博昌的安陵人创编了一套玩六博棋的口诀,使得“三辅儿童皆诵之”。“三辅”,就是西汉长安京畿地区。这说明,“六博”已不仅仅是贵族儿童的专享,京畿一带的儿童也都会玩此游戏。

  不过,六博的具体玩法已不可详知。1993年,江苏东海尹湾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很多和六博相关的术语。这种桌面游戏玩法相当复杂,一般两人对玩,主要利用六根筹码,需要棋盘一样的博局和骰子,游戏过程中常会因为“争道”而产生争执,大约类似现在的飞行棋或者大富翁之类的游戏。不过,或许是因为玩法复杂、道具繁多,六博在唐代以后便逐渐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双陆、樗蒲等较为简单的“桌游”。

  球类游戏

  蹴鞠与步打球

  除了桌面游戏,球类游戏在古代也十分受欢迎,尤其是和今天的足球十分相似的“蹴鞠”。

  在西安尤家庄67号汉墓,曾出土过两件蹴鞠俑,人俑呈现用脚背勾球、颠球的姿势。而在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过一件汉代蹴鞠实物,其内部填有丝绵,外表用麻绳和绢搓成的绳子捆成球形。考古人员认为,它是一种“随军子女之玩具”。这说明汉代时蹴鞠游戏普遍流行,儿童群体也深受影响。

  史书中关于蹴鞠的记载与近来备受关注的城市——“淄博”息息相关。《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苏秦曾向齐王介绍临淄(今天淄博的一部分)称,当地居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临淄就已经是一座文娱体育事业繁荣的城市了。

  另外,古代还流行“步打球”。所谓“步打球”,就是徒步持杖击球的游戏,类似今天的曲棍球运动。唐人王建《宫词》诗中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就描绘了寒食节宫人在殿前表演步打球的场景。榆林石窟五代第15窟南壁上也有童子击球的壁画,画面上有一儿童立在莲花座上,身体前倾,目视前方,左手持圆球,右手挥舞球杖。

  敦煌文献《丈夫百岁篇》中说:“一十香风绽藕花,弟兄如玉父娘夸。平明趁伴争球子,直到黄昏不忆家。”虽然无法确定这里的“争球子”说的究竟是哪一种球类运动,但儿童一整日玩球类游戏、乐不思蜀的形象无疑跃然纸上。

  植物游戏

  斗草与骑竹马

  与桌面游戏、球类游戏等需要规定的游戏道具不同的是,许多民间儿童游戏取材质朴,直接将随处可见的植物作为游戏的素材。

  斗草,是传承至今的游戏,玩法千百年未变,就是两人相互比较所挑选的草的韧性,不断者为胜。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

  唐诗中,经常提及儿童斗草。比如白居易《观儿戏》:“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刘禹锡则有诗云:“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如果所言属实,那么春秋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斗草游戏了。

  骑竹马则是另一种长期、普遍地流行于神州大地的植物游戏,以至于“竹马”这个词还可以直接代指童年时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

下一篇宋朝为什么流行炒菜?说到这个咱可就来劲了啊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