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意志力训练中心

  在跨域扩张的过程中,北约的惯用伎俩是渲染所谓“安全威胁”,挑动价值观对立。本次峰会上,北约大肆兜售“中国威胁论”,毫无根据地宣称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目的就是贩卖安全焦虑,为东进亚太寻找借口。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稳定,靠的是地区国家相互尊重、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妥处分歧。北约东进亚太只会搅动地区紧张局势,引发阵营对抗,甚至“新冷战”。回望冷战时期,美国就曾在亚太地区组建东南亚条约组织,拼凑“亚太版北约”,以失败告终。殷鉴不远,亚太国家不欢迎北约亚太化,很多北约国家不赞成北约亚太化,亚太地区也不需要“亚太版北约”。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永山茂树直言,北约介入东亚地区事务对于东亚和欧洲的安定“不是好事”。

  “北约将触角伸向全球将制造一个分裂的世界。”北约前秘书长索拉纳指出。上个世纪热战与冷战的历史共同昭示,扩充军事集团、制造阵营对抗不会带来和平安全,只会导致战争冲突。北约应当汲取历史教训,克制扩张冲动,停止四处制造矛盾和对立。

  (三)

  北约表面上遵循所有成员国协商一致原则,但其优先服务的是美国利益,其行动反映的主要是美国意志。此次北约峰会发布的公报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内容与美国针对中国散布的虚假信息高度雷同,充分暴露美国将北约改造为遏制打压中国的霸权工具的战略图谋。

  “苏联解体后,北约便不再有存在的意义,但在美国推动下,北约不断扩大且已发生质变。”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吉尔伯特·阿卡如是指出。美国全力为北约“续命”,目的是将其改造为美国维持霸权的工具。上世纪90年代末,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提出的“三不原则”很能说明问题:欧洲防务建设不能与北约脱钩,不能与北约重叠,不能歧视非欧盟北约国家。换言之,美国通过北约掌控欧洲安全的格局不能改变,欧洲加强战略自主和防务建设的目标必须为美国维护霸权的需要让路。

  北约战略方向的转变,进一步表明其真实架构是“美国的脑子,欧洲的身子”。30多年来,北约的战略重点数次转换,从极力在中东欧地区搞扩张,到打着各种幌子在全球搞干涉,从阿富汗战争之后专注反恐问题,到目前重新聚焦大国博弈、加快东进亚太,其步调变化和美国的对外政策调整高度一致。

  无论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借北约持续加强对欧洲防务的控制,还是美国出于对华战略遏制的需要,推动北约东进亚太,都让欧洲国家看到了“美国治下的北约”与欧洲利益并不一致。西班牙前外交大臣何塞普·皮克表示:“欧洲人应扪心自问:是否应该让美国人来决定冲突进程?是否应该让我们的和平与繁荣听命于美国的利益或骄横恣肆?欧洲承担后果是否有意义?”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再强调,建立战略自主性对于防止欧洲国家成为附庸至关重要,欧洲的首要任务不是在世界各地的议程上配合其他国家,不应陷入阵营对抗。

  当前的世界不再是冷战的世界。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依旧抱持零和博弈、对抗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北约应该立即停止对华歪曲抹黑、编造谎言,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过时理念,放弃迷信军事武力、谋求所谓绝对安全的错误做法,放弃搞乱欧洲、祸乱亚太的危险行径,不要为自身继续扩张寻找借口,而应为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4日 03 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印尼智库专家:北约“亚太化”破坏地区稳定

下一篇专访林毅夫:“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提供“稳定的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