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意志力训练中心

  原标题:刚果(布),“患难之交不能忘”(元首外交 大国风范③)

  歌声、鼓声、欢呼声……2013年3月29日,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万人空巷,一派节庆气氛。他们要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这是中刚1964年建交以来首次有中国国家主席到访,整个刚果(布)都为之沸腾。

  中刚相隔万里,但两国人民跨越山海、心手相牵,书写了绚丽多彩的友谊长卷。习近平主席道出其中真谛:“中国和非洲国家是患难之交,患难之交不能忘。”

  10年来,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刚友谊不断谱写新篇章。

  “Merci,Merci!”

  担任中国第21批援刚果(布)医疗队队长之前,张国祥从没想过自己会和这个遥远的赤道国家产生联系,更没想过会在这里见到习近平主席。出国前,他是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医生,有名的“一把刀”。

  张国祥脸庞黝黑发亮,非洲阳光晒的。他常会想起那个场景:2013年3月30日,习近平主席与刚果(布)总统萨苏一道,为新建成的中刚友好医院剪彩,并按当地传统,将剪下的彩条折起,互相给对方戴上。在医院门诊楼大厅,习近平主席看望了正在当地执行援外任务的中国医疗队。

  “习主席亲切地问我们是哪儿的人,来这里多久了,在这里生活条件怎么样。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习主席对中国医疗队精神的概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张国祥对本报记者说。

  自1963年中国政府应邀向非洲国家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60年来,一批批张国祥这样的中国医生接续奉献,如燕子衔草搭窝般带去医术、物资和设备,为无数非洲人点亮生命之光。

  远离祖国行医,困难可想而知。“我们几乎每名队员都得过疟疾。在这儿,疟疾跟感冒一样常见。”但这从来没有难倒中国医生。

  张国祥也常想起医疗队返程时,有位名叫玛丽的非洲同事万般不舍。当时她噙着眼泪,用法语连声说:“Merci,Merci!”

  张国祥会的法语不多,却能感受到这句“谢谢”蕴含的深情厚谊:正是张国祥操刀,帮玛丽摘除了让她痛苦数年的胆囊结石。术后玛丽恢复良好,专程给张国祥送去家乡美酒致谢。

  习近平主席亲自剪彩的中刚友好医院由中国援建,位于布拉柴维尔市西郊的姆菲鲁地区。医院建成前,10多万人口的姆菲鲁地区只有一些小诊所,缺医少药是常态。10年来,在中国医疗队支持下,这座医院在当地的名头响当当。医疗队还在该院开展了“光明行”等援助项目,为当地患者免费做了近千例白内障复明手术。

  “我一直挂念着那个地方”

  “民相亲在于心相知。”2013年3月29日,在刚果(布)议会演讲时,习近平主席专门提到一件事:2010年4月,中国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刚果(布)政府慷慨解囊,向灾区捐建了一所小学,萨苏总统将其命名为“中刚友谊小学”。

  刚果(布)不富裕,考虑到捐建成本较高,当时中方建议刚方仅捐建一座教学楼或图书馆,但萨苏很坚定:“不,要捐建的是一所小学,一所完整的小学,不管造价多高,刚果(布)都会承担。”

  两年后,这座海拔3800米的小学竣工,11岁的藏族女孩扎西措毛和同学们重返新校园,在宽敞的新校舍学习生活,在运动场上奔跑欢笑。

  “鸟儿因为有了天空的广阔而更加自由,骏马因为有了草原的宽广而更加健壮,鲜花因为有了阳光雨露而更加艳丽,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刚果政府和人民的帮助而更加美好。”这是该校全体学生写给萨苏总统的感谢信,也是中刚人民友谊的又一个印证。习近平主席说,“我们两国人民在患难与共和真诚互助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那次到访,习近平主席与萨苏总统共同出席了由中国援建的恩古瓦比大学图书馆启用和中国馆揭牌仪式。“究竟谁对我们真心好,谁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我们心里最清楚。”恩古瓦比大学名誉校长莫伊库阿说。

  真正的朋友什么样?就是每当一方有困难,另一方会挺身而出、仗义相助。2020年初,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萨苏总统等刚果(布)领导人向中方致慰问信,并不富裕的黑角市还向友好城市苏州捐赠1万只口罩;刚果(布)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向其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并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驰援,开展抗疫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抵达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还带去了中刚友谊小学师生们的祝福。

  “我心中一直挂念着那个地方。”从中刚友谊小学毕业多年的扎西措毛说。

  中非梦,中非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全球民调:“民主灯塔”只是政治闹剧

下一篇美贫富鸿沟越来越深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