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意志力训练中心

  一堂“思政课”,在教室里讲和在草原上讲,有哪些不一样?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刀丽芳说:“以前讲课都是从书本到书本,或者用几张图片、几个小视频来讲述生态文明建设,自己也是通过间接的途径去感受,感觉怎么讲都不够生动。而当真正走在调研路上,看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给牧民的生活带来的这种变化,作为老师能够切身地感受到了,把自己都能够打动了,也就能够更好地打动学生了。”

  对学生来说,这堂“思政课”同样让人耳目一新。苏木达、嘎查达讲述创新实践带领农牧民走上“致富路”的经历,科研人员在松林间、草原上讲述培育良种和保护草原生态的科研历程,护林员则讲述着两代人从昔日伐木工到如今护林人的身份转变……“在教室里,老师主要通过播放视频、讲解知识等让大家了解生态相关概念和理论。来到这里,我才切身体会到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王晨岚说。

  用脚步丈量祖国,用眼睛发现真实。经过数日调研,7月23日,这堂被“搬”上草原的“思政课”在众人的依依不舍中“结课”了。谈及对思政课的课程规划和未来展望,刀丽芳说:“希望各方面能多给思政课老师提供一些在实践中去调查了解的机会,让我们的思政课更能打动人,更有说服力,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用的一门课。”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强军征途丨这就是中国军人

下一篇【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边陲小镇蒙兀室韦苏木:“游”出人与自然的双赢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