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意志力训练中心

  有人为了考试愁得脱发,也有人考试就是为了去搞笑。在微博、朋友圈、豆X小组里,常常会看到一些老师把奇葩的答卷贴上来,然后评论区一片“哈哈哈哈哈”。你以为古代的读书人都是老学究或文弱书生形象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搞笑起来,就连考官都会被带偏!

  明朝时,有个名士叫邢昉,年少时就颇有才名,但却屡试不中。43岁那年,已经是他第六次参加乡试了,但这次考试,邢昉就是去搞笑的,他要用自己的搞笑行为对多年的考试生涯做个告别。据载,邢昉在答题的时候,故意发狂,写了许多狂言狂语,完全不按考试的套路来。一般考生的奇葩答案只会气笑考官,但邢昉不同,他的答案让主考官批了无数个“太狂”、“更狂”,最后狂到主考官直接把他的试卷扔掉。对此,邢昉压根不以为意,他戏曰:“当官有什么好,人生在世,得一狂名就够了。”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其实也因为奇葩答卷上过“热搜”,还不止一次。第一次上热搜,也是他初次参加考试,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这道题的主旨显然是怀才而莫展,正常人就算理解错了,最多也就是写上几句奇葩的话,但金圣叹不同,他的答案那是跨学科,直接当成是艺考。据说金圣叹直接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外加一把剃刀,对此他的解释是“此亦匏瓜之意形也”。

  金圣叹第二次上热搜,还是因为考试,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三十九个“动心”,他解释道:“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这跟写一篇500字作文,然后全文为“我的妈妈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漂亮”有什么区别!原来,“废话文学”的鼻祖乃金圣叹啊!

  大概是金圣叹起了个头,清代有关于奇葩答案的段子特别多。除了著名的“妹妹(昧昧)我思之”,考官批“哥哥你错了”之外,还有一个考生直接把考官逼成了戏精。据载,清朝太守张船山在登州府主考,以《伯夷叔齐》命题,考文规定为“八卦文”,于是有个考生脑洞大开,居然把这四个字拆开来,分别用了“伯”“夷”“叔”“齐”,每个字写二股。张船山看了后,深受“内伤”,于是他秒变戏精,直接在试卷上批了一篇小作文:“孤竹君哭声悲,叫一声我的儿啊,我只知道你在首阳山下做了饿杀鬼,谁知你被一个混账东西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炸)八块。”

  可见,无论多么重要的考试,最后总能碰到几个搞笑的奇葩,或许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有喜有悲,有难有易。生活如此,考试亦如此,古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尚且能坚持苦读,艰难赶考,我们现代人面对考试,有什么理由不去全力以赴呢?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欧阳修、陆游的植物学专著

下一篇勇者不惧: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