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意志力训练中心
每年的冬天,我们都会看到许多形态不同的雪,尤其是今年冬奥会,各项竞技比赛更是打开了我们的“冰雪新世界”。作为现代人,赏雪的流程自然是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那么脑洞大的古人在雪天又会做什么呢?我们不妨从朋友圈穿越进古画与古籍中,与古人一同欣赏这飘落了千年的大雪。
“冰墩墩”“雪容融”……还不够,妥妥堆出一座动物园
作为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在一夜之间爆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京冬奥会顶流,尤其是冰墩墩,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可谓是“一墩难求”。巧的是,此时国内多座城市大雪,于是买不到冰墩墩的网友们便用雪堆起了冰墩墩,许多网友在评论区大呼“有创意”。
其实现代人用雪堆冰墩墩这个举动才不是创新,反倒是追了一把“复古”的潮流,因为在古代的雪天里,古人们也会做这种充满童趣的游戏。不过他们堆的可不是雪人,而是以动物为主,比如狮子。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而富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是的,你没看错,古人玩起雪来就是这么浮夸,简单的雪人不堆,要堆就堆个雪狮子出来镇场子。
不仅是富贵人家喜欢堆雪狮子,就连宋代的皇宫里也对雪狮子充满了兴趣。南宋的周密曾在《武林旧事》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皇宫里赏雪堆雪狮的基本流程:“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宋代的皇宫里,不仅要堆起大大小小的雪狮,还要给它们佩戴首饰,比如在脖子上挂金铃铛,身上披彩色的丝线。为了应景,除了雪狮外,古人还要堆雪山、雪花、雪灯等。其中“雪灯”又让人联想到北京冬奥会的“雪容融”,它是一种用雪制作的灯,与“雪容融”挂着雪的红灯笼形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起来动静相宜。
不过话说回来,古人为何如此钟情于狮子?古人堆的雪狮跟我们现代人在动物园里看到的狮子是同一个品种么?
早在汉代,安息国为了与大汉朝建交,于是进贡了狮子和符拔,并称其为“瑞兽”。渐渐地,狮子的形象也渗透进了古人日常的民俗生活里,最典型的莫过于古代就出现了大量的“石狮子”,因为古人认为石狮子有灵性,可以镇守四方。唐代文人虞世南写了一篇《狮子赋》,其中提到了狮子是绝域之神兽;之后的医学家李时珍更是称狮子为“百兽长”。可见,狮子历来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皇宫里更是一种身份的体现。至于古人在雪天里堆的雪狮子,总体来说是石狮子的模样:一是石狮子更为常见,古人不用开太大的脑洞;二是石狮子的形象比较稳固,堆完后不容易塌呀!
到了清代后,古人们就不再只专注于堆雪狮了,他们开始堆大象、堆骏马。清代的吴振械在《养吉斋丛录》卷十四中记载:“冬日得雪,每于养心殿庭中堆成狮、象,志喜兆丰,常邀宸咏。乾隆壬申、乙酉,以雪狮、雪象联句。嘉庆戊寅,又堆为卧马二,东西分列,有与内廷翰林联句诗。”当雪狮、雪象、雪马堆成后,皇帝与宫中的翰林学士还要以此为题材来吟诗作赋。光绪年间颜缉祜撰的《汴京宫词》中就有描述宫中赏雪游艺的诗句,如:“瑞雪缤纷盛上天,堆狮持象戏阶前。”
可见,古人在雪天里,对吉祥物也是爱到不行。
雪天仍然离不开“吃喝”二字,连兔兔都不放过
用雪堆吉祥物过瘾是过瘾,但终归是有些冷,一冷就会饿,于是古人玩过雪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约饭。在雪天约饭,最经典的莫过于唐代白居易写的那篇《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家里新酿的米酒还没有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而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小火炉也准备好了,就等好朋友来干一杯啦!
有人约饭,自然也会有人上门蹭饭,重视礼仪的古人,上门蹭饭总不能空大两手吧?在正常情况下,古人上门蹭饭会带点好酒,或是一些点心吃食,但南宋林洪的食谱《山家清供》里记载了一件事,他带去串门的礼物可真是特别:“向游武夷山六曲访止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挟入汤摆熟啖之,乃随宜各以汁供。”
林洪在雪天拜访好友,半路上居然逮到了一只兔子,于是他这次访友的礼物就是这只兔子。奈何山间没有厨师,于是林洪的好友想到了一个法子,他对林洪说道:“万物皆可入火锅!我再准备点蘸料,今天我们就涮兔子火锅吧!”果然在吃货的眼里,兔子不是宠物,而是食物。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赤壁的天空
下一篇: 知否 知否 冬日不过一杯温酒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