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佚名


图为明代沈周《东庄图》册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仪仗出行图》、晋代王羲之的《游目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米芾的《研山铭》、明代沈周的《东庄图》册、明代祝允明的《洛神赋》卷……一幅幅精美绝伦、足以乱真的中华传统古书画,在文物出版社的展室里大放异彩。

    8月12日上午,文物出版社古书画复制成果专家评审会正在举行。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傅熹年先生等十余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物专家以及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的领导参加了评审会。

    在评审会上,文物出版社对近几年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复制中国古代书画的工作进行了综合汇报,并展出了近百件复制的中国古代书画和历史文献。

    文物出版社成立于1957年,是国内唯一一家以文物、考古、艺术类图书为主的国家级专业出版社。五十多年来,为了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先后采用过木版、石版、铜版、珂罗版和胶版印刷技术对中国古代书画进行复制,在海内外获得过很高的声誉,并多次被选作国家的礼品。

    2001年,文物出版社将现代高科技数字技术引进古代书画复制工作,以保护文物、弘扬我国优秀的书画艺术传统、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为宗旨,一直把博物馆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坚持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质量。200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出版社正式启动了“抢救性国宝级书画复制项目”。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国家政府部门批准和国家财政支持的古书画复制项目,具有其它任何商业复制所不具备的权威性。

    几年来,文物出版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断地学习、摸索,在复制工作的各个环节上,不断地创新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开发出一套运用数字技术复制古代书画的方法。为了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获得高品质的数字图像资料,文物出版社与国外厂商按照我国博物馆文物安全的保护要求,共同设计了新的博物馆专用大型扫描仪。2004年,他们开发了完全采用古法生产的复制专用的宣纸,2006年又进一步开发了专用涂料和表面有涂层的机制宣纸,大大提高了复制品种的范围和复制品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文物出版社为全国几十家博物馆复制了近300件古代和近现代书画作品和近200种文献档案。这些复制品,获得了海内外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肯定。有些复制品连专业的书画鉴定人员都难以辨别真伪。著名书画鉴定家启功先生生前曾高度评价过文物出版社的古书画复制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王羲之《游目帖》的复原工作。王羲之《游目帖》是屡经著录刊刻的名帖。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流入日本,二战时毁于美军的原子弹轰炸。在日本二玄社的帮助下,它们经过认真的考证和细致的工作,仅仅依靠一件1935年日本的黑白印刷品成功地再现了这一王羲之著名墨迹的风貌。对已毁中国古代书画的完全复原在国内外都是第一次。

    除此之外,文物出版社还在古代壁画的复制、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古书画鉴定、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复制手段相结合、古书画图像和文字资料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

    文物出版社表示,今后在继续完成并扩大国宝级书画碑帖复制工作的同时,还要开始对流失海外的重要中国书画进行复制;研究并开展对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复制技术和逐步将数字技术运用于文物鉴定等其它文物保护事业中。

    文物出版社的古书画复制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评审通过后,与会专家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罕见黑岩画群现身新疆
·下一篇文章:范迪安:世界最大美术馆将在鸟巢附近开工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yzljy.cn/news/art/09826171643KD3JKEAH472C4HD75382.htm